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新课标中音乐课的美育功能

 :: 综合教研 :: 音乐

向下

新课标中音乐课的美育功能 Empty 新课标中音乐课的美育功能

帖子  铁林刘春梅 周一 十月 29, 2012 3:01 pm

新课标中音乐课的美育功能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音乐是培养情感重要途径之一
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所以,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想象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而音乐又是想象和联想的源泉,音乐的想象是通过声音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节、激发兴趣、营造想象空间。音乐是培养情感重要途径之一,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效果,美妙的音色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影响和渗透是很大的。一首好的歌(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的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曾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怕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今天,一曲《让世界充满爱》,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一曲《感恩的心》激励多少有志之士奋强不息……所以,作为音乐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发掘教材中的音乐素材美。备课时,教师要准确地掌握一堂音乐课中美的激发点,一环环地将教材的内容美、形式美、旋律美、情感美、调式及和声美发掘并展现出来,让学生充分感知和认识美,初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冲动。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并鼓励他们多多发表意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的游丝,让艺术想象在审美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二、音乐课堂中的美育教学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音乐被人们称之为“心灵的语言”, 就是因为音乐更容易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利用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能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性情,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可如果教师只是严格遵循教科书而不越雷池半步以为单调的讲课本、专听深不可测的音乐, 久而久之,学生上音乐课如坐针毡、欣赏音乐味如嚼蜡,音乐课自然也就失去了这些本来非常喜欢音乐的“小听众”和“小演员”。
音乐对人的情绪、心情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和调节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以达到人的心理和情绪的最佳状态。
音乐课堂中的美育教学可以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使积极的性格特征得以肯定和发展。那些歌颂正直、善良、诚实等品性的、具有欢乐、明朗风格的音乐,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性格;热情、气势宏伟的音乐,可以使内向型的人摆脱孤寂、羞怯,开阔胸怀,敞开心扉;深邃、博大的音乐能使柔弱的心灵变得刚毅和坚强;抒情、温暖的音乐,能改变人烦躁与孤寂的情绪;宁静、深沉的音乐,又可以使外向型的人免于浮躁、喧嚣,使之心境平和、沉静,思索深入细致。总之,音乐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可以影响和培养人的良好情趣和性格。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能够陶冶人的高尚情超。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打造一种完美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铁林刘春梅

帖子数 : 24
注册日期 : 12-05-22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 综合教研 :: 音乐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