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讲授-接受性学习、指导-探究式学习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 初中教研 :: 物理

向下

讲授-接受性学习、指导-探究式学习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Empty 讲授-接受性学习、指导-探究式学习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帖子  ?? 周三 七月 11, 2012 12:01 pm

讲授-接受性学习、指导-探究式学习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338 
讲授-接受性学习、指导-探究式学习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参与讨论: 张人利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      
  ●对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不要陷入非此即彼的误区。
  张人利:不得不承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以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方式为主,更多获取间接知识。还有一个明证:在芬兰一所全球最早倡导研究性学习的中学中,真正运用到研究性学习的学科也仅占10%左右。那么,如果一堂课是以接受性学习方式为主的,那就不能成为好课了吗?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看。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取代或否定接受性学习,只是过去我们国家的教育太不重视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精神,所以在新课程中应予以提倡。
  ●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同时,教师也要发挥自己教学指导的角色功能。
  杨连明:在这一点上,我的看法是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又要加强教师的教学指导。
  在平时听课中,我发现有两种倾向值得引起警惕:一种是教师过分包办代替,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另一种是教师过分放手,几乎是撒手不管,课堂教学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而学生真正的学习和探究处于形式化、浅层性状态。教师必要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因此,要上好一节课,必须正确处理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师要在鼓励学生大胆学习质疑、探究的同时,发挥自己的角色功能,在关键处和敏感处给予点拨和调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互动发展。
  ●教师虽依然在“讲课”,但必须明白自己的角色要发生变化:从讲课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者。
  顾志跃: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把自己的课堂角色定位为一个讲课者。既然是讲课者,把书上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接受就是最重要的任务。所以大多数教师都把备课、上课的主要精力放在讲课内容的准备和讲课过程的设计上,认为只要把课讲好了,就是一堂好课。而二期课改是期望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的:从讲课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实施、管理、评价者。其实,二期课改希望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主体性学习能力,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里不是简单地讲课,而是要引领学生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引领者的教师,其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策划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学习情景,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观察他们的表现,能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个别指导。由于这种角色的变化,会引起课堂教学评价考察点的相应变化。过去,我们把评价的主要考察点放在对教师教的行为评判上,如内容讲得对不对,表情生动不生动,教学手段是不是丰富等。现在就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学的行为考察上,考察学生学习的参与和投入程度以及在他们头脑中是不是真正发生了认知的变化和重组,有没有形成新的有意义的认知结构。
  ●二期课改倡导指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讲授-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兼用两者,完善教学。
  王维臣:在“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上海二期课改着力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以讲授—接受式学习为主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以指导—探究式学习为主构成的现代教学方式,介于这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是发现学习和解决问题教学,其优势在于既摆脱学生过于被动的传统学习弊端,又迎合学生主动参与的现代学习需求,避免探究式学习生成要求难以企及的困境,形成折中的“第三条”途径。
  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顺应课程改革需求,着力完善教学的举措。从这一意义上说,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从整体上丰富、扩充了教学方式的类型,指出了未来教学方式的走向。对教师来说,这种转变是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兼备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学基本功。

??
游客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 初中教研 :: 物理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