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语文课堂结尾如何关注一二

向下

语文课堂结尾如何关注一二 Empty 语文课堂结尾如何关注一二

帖子  铁林张雪莲 周二 七月 17, 2012 11:40 am


教学视点
关注课堂结尾
www.jyb.cn 2011年12月22日   来源:教育时报
  编者按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结尾亦能收到“课虽终,趣犹存”之功效。
  下面的一组文章,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讨论课堂如何结尾、教师在课堂结尾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名师课堂是如何收尾的等等。
  虽然我们选择在年终岁尾的时候刊发这一组文章,但是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反思却一直会继续下去……
  课堂结尾可“因文而异”
  □ 张建平 魏远方
  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节点。尤其是语文教学,课堂结尾应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总结和深化,也是引领学生课外有效学习的基点。相对于课堂导入,课堂结尾更富于理性。
  据观察,课堂结尾中有的教师“一言堂”“草草收兵”,有的喜欢用一些空洞的名言警句作华丽收场,使得课堂结尾的教学趋于单向与肤浅。如何提高课堂结尾的实效?笔者以为应立足文本,做到“因文而异”。
  一、依托“重点段”
  综观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很多课文的最后小节往往是对全文的总结,其直白而感性的语言表达,非常契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对这些“重点段”,编者一般附有相应的背诵要求。因此,依托“重点段”来组织课堂结尾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
  例如《掌声》一文课堂结尾时,我先通过全文的梳理,让学生了解:其实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一种赞赏、一片浓浓的同学情,归根到底一个字——爱。接着顺势导读最后一小节“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交流“在你遇到困境的时候,别人是怎么帮助你的”切身体会,学生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最后,我建议大家再次朗读作课堂结尾。
  依托“重点段”,通过朗读、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同时也契合了语文新课标“以读为本”“积累文本语言”的教学理念。
  二、凸显“训练点”
  语文教学强调“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课堂结尾也可结合文本的特点凸显某一方面的训练,或选材,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这样才不至于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的效果”(新课标)。因此,在课尾紧扣“训练点”,强化言语实践,是新课标理念的课堂呈现。
  例如,课文《安塞腰鼓》的句式、用词具有鲜明的特色,为让学生学习感受文中排比、比喻、反复、对比、感叹的表达方法,我在课堂结尾这样预设:作者的写作对象是安塞腰鼓,它有什么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样的句子和词语来描述的?这些文字读起来感受怎样?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体会如此表达的妙处。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究,了解作者是黄土高原人,并且通过交流,学生既掌握了表达方法,又深化了对课文的解读。
  三、拓展“感官区”
  “语言的尽头鸣响起音乐。”(歌德语)一段感人的音乐抵上千言万语。在一些课堂结尾,我们不妨尝试用音乐来替代苍白的叙说,让优美的音乐刺激学生的感官,拓展想象,放飞心灵,去追寻自己“独特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一文的课堂结尾,我播放了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伴随着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文中“月光似水,静影沉璧”的画面便呈现在眼前,阿炳“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便萦绕在耳际……
  如此结尾颇有“余音绕梁”之效。正如一首歌的词:“一切尽在不言中,冷和热点点滴滴在心头……”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实验小学)

[b]

铁林张雪莲

帖子数 : 9
注册日期 : 12-05-15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